WFU

網站頁籤

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

反覆耳悶塞的夢靨 : 漫談耳咽管功能不全

作者:許哲綸

搭乘飛機出遊,常常是在現在忙碌工作生活之餘,很多人用來讓自己再度被充電的休閒活動首選(儘管是現在疫情肆虐的當下,期待未來再度出遊想必也是許多人內心深切期盼的!),但是,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,別人所夢寐以求的飛行旅程,卻是讓你揮之不去的夢靨,飛行過程中,耳朵的悶塞感伴隨著痛感,而在回到地面後,持續的症狀不但不見改善,反而有更多如耳鳴或是聽力下降的症狀產生,請注意,耳咽管功能不全這項疾病,可能已經悄悄的找上門來了。

耳咽管,俗稱歐氏管,是條連結鼻咽部(咽喉部的最上段部分,鼻腔的最深處)到中耳腔(耳膜內處的腔室)管道,由軟骨及硬骨所構成,一般成人的長度約3.5公分,平常狀態是處於封閉的狀況,在咀嚼、吞口水、打哈欠等狀態下會打開(這也是一般當坐飛機或是爬高山時,遇到耳朵悶塞狀況,我們會採用嚼食口香糖或是吞口水的動作),不要小看這條短短的管道,它不僅可以調空我們耳膜內部及外部的壓力,同時,也可以避免來自鼻腔內的髒東西從這一頭,直接逆流回衝到中耳腔去,以避免中耳炎等感染症狀;




而反過來說,當調控他的功能發生障礙時,耳膜內外的壓力就無法好好的平衡(悶塞、脹痛、壓迫的感覺就來囉…),同時,也更容易造成中耳感染的狀況。

耳咽管功能不全,主要分成兩大情況,打不開(阻塞的意思)以及關不緊(太通暢的意思),而大多數的狀況及治療都是著重在耳咽管組塞的部分。造成阻塞的原因有很多,常見的有耳咽管開口周圍組織的發炎(常見原因有過敏性鼻炎、肥厚性鼻炎、鼻竇炎、食道逆流),遭遇到外界環境壓力的變化(搭機、爬高山及潛水),以及本身耳咽管周圍結構的異常(腺樣體增生、鼻咽部腫塊及曾經接受過鼻咽部份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)。

四十歲的小珍是個規律的上班族,在過去幾個月來常常覺得有耳朵悶塞感,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耳朵痛,聽別人說話的時候,也常覺得耳朵外面隔著一層膜,有時又很像在游泳時泡在水中聽別人說話的感覺,除此之外,反覆的耳鳴聲響也是讓小珍非常困擾的症狀……很熟悉嗎?其實耳咽管估能不全在成人的盛行率約百分之一,而這個比例因為先天結構的問題,在兒童族群甚至有到四分之一的比例。診斷的部分,除了需要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詳細的病史詢問外,耳鏡、鼻咽纖維內視鏡及聽力檢查都能夠給予我們更多的資訊。

針對不同造成耳咽管功能不良的病因,相對應的也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,初步的治療會針對患者同時的鼻炎、鼻竇炎或是食道逆流去作治療,例如:使用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改善鼻炎的症狀,使用抗生素及鼻噴劑治療鼻竇炎,或是不同機轉的腸胃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,去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情況。

更進階的處置方式部分,如能在下游部分,也就是耳膜上做個切口,就能夠迅速緩解掉內外壓力不平衡的問題,而更進階的部分,會直接在耳膜上放置中耳通氣管,但兩者的問題都是「治標不治本」,而儘管中耳通氣管再放置後平均半年到一年後會自行脫落,但在通氣管存在耳內的期間,患者禁止進行任何水上活動,以避免中耳炎的發生。




那,針對耳咽管功能不全,有沒所謂「治本」的方式呢?耳咽管氣球擴張術就是現在最新穎的治療方式,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況,經由鼻部或是口部的方式,直接從鼻咽部的耳咽管開口放置一伸縮型氣球導管,在安全範圍內的時間,利用氣球施壓去擴張塌陷的耳咽管通道,「快速、有效、回復快」是耳咽管氣球擴張術最大特性。目前,各大醫療院所陸續引進這項新技術,在審慎的病患選擇下,期望這項新技術能夠改善更多患者的症狀。